星星你好,你还记得我吗? ...
祺 (先生) :
星星你好,你还记得我吗?你说我至少是有同性倾向,你的看法让我想起《北京故事》里的主人公陈捍东,一开始他也不知道自已是一个同性,因为追求生活的极端享受才使自己在感情的路上越走越远,最终无力自拔,他不是一个先天性的同性,如果不是尝到甜头,他的感情之路不会走向同性。我是一个对生活要求比较高的人,但是我不具备陈捍东那样的条件,在这样的小城市也不会遇到象蓝宇俊俏又痴情的人,既使我有什么想法,最终不可能会实现。
damien lu :
祺,《北京故事》我并不熟悉,但如果原文的意思真如你所转述的那样,那只能说明作者或是有偏见,或是误解。现代心理学,经过几十年的反复证验,已确切的知道人的性倾向,同性也罢,异性也罢,都是先天的。不可能由于“追求生活的极端享受”才“变成”同性。得到这个结论当然是不容易的,在美国就有人企图“治疗”同性恋,有的甚至采取了极端的手段,比如有人给同性恋者看有同性性感的电影,而在他们有了性冲动时,却用电流通向他们的生殖器,造成剧烈的痛苦,试图来使他们的性倾向改变。后来事实证明,这种所谓的“治疗”从来没有一个成功的例子。十几年前,还曾有轰动一时的一段新闻,两个自称曾是同性的人宣布自己被“治好了”并结婚生孩子,但不久都先后承认是假的,两个人都一直还是对同性的人有性感。由于这些大量的事实,现在的心理学家都认为,人的性倾向是与生具来的,而且是在后天无法改变的。所以像你说的书中人的经历,至多能使他发现自己的先天的性倾向,而不能使他从先天的异性倾向变为同性。
其实,说句不客气的话,这个问题是很容易回答的,如果你真的相信性倾向可以改变的话,又何必到一个同志站台上来问问题呢?自己改成异性不就行了吗?
至于你说的住在小城市,不容易遇到能让你中意的人,那是另外一个问题,这真不真还是个问题,即使是真的你也仍然不能改变自己的性倾向。
顺便再说一句,有的人虽是同性,却去结婚,而且觉得结了婚就好像将同性倾向“治好了”。实际上,结婚,甚至性交都只是性行为,而不是性倾向。性行为是可以变的,也可以装假的,性倾向则不能变。靠结婚而“治”自己的同性倾向最后只会导致悲剧,而且还会将悲剧延伸到另一个人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