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白网-最新皇冠会员网址

同志问答

主持人:damien lu (星星) 博士

关于性倾向的一些基本知识和概念

爱白网(www.aibai.com)
作者:damien lu(星星)
本文首发于:飞赞网 www.feizan.com

性倾向的定义

  性倾向的科学定义,是“持久性的对一个或两个性别产生的情感、浪漫和性吸引。”(sexual orientation refers to an enduring pattern of emotional, romantic, and/or sexual attractions to men, women, or both sexes.)①性倾向不是一种选择,也不是自己可以控制的。

  性倾向分为异性、双性和同性倾向。现在有人提出“无性倾向”,但这个概念还未被科学界普遍接受,也还没有很清晰的科学定义。

  有些学者认为,人类性倾向是一个谱带,所有的人都在“纯粹”异性恋与“纯粹”同性恋之间。关于这个概念,有很多误解,其中有些是因为定义混淆,下面会详细谈到。

  大家常常听到的关于性少数群体的词汇是lgbt,分别指女同、男同、双性倾向及跨性别。从性少数群体征求权益角度,这些不同的群体联合在一起是有深远意义的。但从科学角度,应该指出的是跨性别并不是一种性倾向,而是一种性别认同,这是两个并无必然关系的概念和现象。也就是说,在跨性别人群中,同样有异性倾向、双性倾向和同性倾向。有些人由于误解和迷信,把同性倾向与跨性别混淆。有些年轻同志,甚至以为可以通过变性来面对社会压力,使其与自己的同性爱人在一起。实际上如果真的变性,这个爱情也就不可能了。由于跨性别不属于性倾向,所以本文不会谈到太多。

性倾向在人口中的分布

  关于同性倾向在人口中的分布,有很多推论和假说,最低的低于1%,最高的在10%。这些差异,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对于性倾向的定义。有些早期研究,没有清晰地区分性倾向与性行为。比如金赛在1948年做的报告中,提到男性中有10%左右的人,曾在青少年期与同性有过性接触。这被很多人理解为人口中(至少男性人口中)有10%同性倾向的人。现代科学研究对于性倾向的定义是更成熟的,性倾向的判断标准不再仅仅以性行为为依据。导致数据差异的另一个常见因素,是宗教理念的影响,比如很多保守基督教派宣扬同性倾向在人口中低于1%。在中国,还有一个因素,就是极端民族主义。有些人认为承认中国有同性恋,是对“华夏文明”的侮辱。这些因素,都在不同程度上造成了社会上流行的一些对于性倾向比例的偏见和迷信。

  关于双性倾向,同样有很多误解。很多人对于上面提到的,性倾向分布是一个谱线的说法,有错误理解,认为既然金赛认为所有的人都在“纯粹”异性恋与“纯粹”同性恋这两个极端之间,那么说明大部分人是双性倾向。有这种错误理解的人,往往以金赛的报告为依据,而实际上金赛本人是反对这种说法的。实际上,现代研究结果指向性倾向确实是二元化的,也就是说大部分人是处于接近“纯粹”异性倾向的位置,一小部分人处于接近“纯粹”同性倾向这个位置,也有一小部分人处于中间位置(即双性倾向)。下面两图展示了这两种理解。
 


  现代研究,综合心理学、社会学和人类学以及人口统计结果显示,异性倾向约占总人口的95%,同性倾向约3-5%,双性倾向约1-2%。



性倾向与性行为、自我认同和社会角色

  上面说到,性倾向是“持久性的对一个或两个性别产生的情感、浪漫和性吸引。”这与其他与性有关的概念,比如生理性行为,自我性定位和社会性角色,是有明显的区别的。②虽然科学界的对于性倾向的共识指出,性倾向是持久性的,不可改变的。但对于人类来讲,性行为是高度可控的。所以一个人完全可以有与性倾向不相符合的性行为。也就是说,一个异性倾向的人,可能涉入同性性行为,而一个同性倾向的人,可能涉入异性性行为。所以,区分性倾向与性行为,是很重要的。比如一个同性倾向的人可能选择与异性有性关系甚至结婚,这只说明他/她的性行为对象是“异性”,并不意味他/她的性倾向“变为”异性倾向。

  在中国,有些人相信所谓“假性同性恋”或“境遇性同性恋”,他们举例认为军队里、寺庙里,有些人是同性恋,但离开之后,就不再是了,并以此来证明性倾向是可以改变的。这也是典型的将性倾向与性行为混淆的例子。这些人中很多只是在特定环境里,由于缺乏接触异性的机会,所以介入同性之间的性行为。他们从未属于同性倾向。

如何判断性倾向

  现代科学研究显示,性吸引一般在儿童期间(7-10)即已出现。性倾向的出现,并不须要有性行为或感情关系经历。有些人错误地以为,如果没有尝试过,性倾向就无法判断。性倾向实际上是一种直觉,即使一个人在还没有任何性经验的情况下,依然可以判断自己的性倾向。

  那么,性倾向的判断是如何做到的呢?上面说过,性倾向的定义是指对于某个性别(或两性)的性欲望和感情欲望。所以判断性倾向,两个因素都需要具备。也就是说,不能仅仅依靠一个人的性行为判断。比如有些年轻人,为了试探身边的一个人是不是同性倾向,会在睡觉时去挑逗一个人,也有时是在清醒时为一个人提供性服务。这样的试探,是并不能判断一个人的性倾向的。年轻男性每天清醒阶段,会勃起300多次,很多人自己都无意识。很多人仅仅通过机械摩擦,就能勃起甚至达到性高潮,所以仅依靠性行为判断性倾向,是完全不可靠的。

  反过来,有些人常用“喜欢”形容自己过去的经历。我经常收到年轻同志的来信,说自己幼时曾“喜欢”异性。但喜欢是一个非常模糊的概念,同性倾向的人,完全可以喜欢异性,也能有很深层的友谊,但如果不具备性吸引,那显然也与性倾向无关。

  网上流传一些所谓可以测试一个人的性倾向的方法,都是不具备科学意义的。性倾向是只有本人自己,通过自己的直觉,感觉性吸引和感情欲望,才能做出判断的。

双性倾向

  社会上乃至性少数群体内,对于双性倾向有很多误解和偏见,也有不同程度的歧视。这些大多反映在两个极端,一部分人相信所有的人都是双性恋,另一部分人则认为根本不存在双性恋这样一种现象。当然这两种看法,都是错误的。

  前一种想法,仍旧是因为对于性倾向定义的理解有问题。比如有些人以为,如果和两性都能够发生性行为,就说明一个人是双性倾向,如果按照这个定义,确实绝大多数人,至少在特定环境下都能够做到,但如上文所述,性倾向是不能仅仅以性行为为依据来判断的。事实上,双性倾向的人,是可以从两性中任何一个获得性和感情方面满足的。所以,真正的双性倾向的人,并不必须同时在生活中发生与两性的性关系,绝大多数双性倾向的人,在生活中的任何阶段,是可以与异性或者同性建立稳定的一对一关系的。

  否认双性倾向的存在,也是没有科学根据的。这些否认的存在,一部分原因是因为有些自称是双性倾向的人,确实是实际上是同性倾向而不能接受自己的人,甚至有些人以双性倾向为借口,解释自己为什么在有了固定的异性情感关系甚至婚姻之后,还在关系之外有同性关系。

  科学界对于双性倾向的存在是有定论的,对于其在总人口中的比例,也有足够的统计达成共识(见上面的图表)。

  另外一点也应该提到,学术界有些人曾认为,双性倾向意味着对于两性的性兴趣是大约对等的,这个看法现在已不再被科学界接受。性倾向从很大角度上,并不具备可量性,所以对于两性各自的吸引程度,已不再被看作判断双性倾向的标准之一。

自我认知

  同性倾向与同志,严格地讲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同性倾向是 homosexual orientation的翻译,同志则约相当于gay。虽然在日常生活中,这两种称呼有时混用,但前者是内在的,自己不可控制的特征,后者则包含自我认知的成分。也就是说,一个人有可能是同性倾向,但由于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在人生很晚的时候才意识到,甚至终身都无意识。这些人仍然是同性倾向,但可能完全以异性倾向的社会角色生活着。

  同志一般是指同性倾向并且自己已经意识到,并且有不同程度的自我接受的人。

  一个人意识到自己的倾向的早晚,与个人经历、所处的社会和文化环境,有很大的差异。这就是虽然科学界对于同性倾向在总人口中的分布已有共识,但具体在每个文化中,“同志”的比例却有很大差异的原因。

  中国近年来一再流传的所谓“同性恋越来越多”的说法,实际上就是对这个问题缺乏知识造成的。实际上是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开放,越来越多的同性倾向的人更早地意识到自己的性倾向并且有越来越多的人敢于在自己生活中(或至少在一定范围内)以自己的真实本质生活,才给人这个所谓“同性恋越来越多”的印象。

  自我认知,是一个过程,也是一个谱带,从勉强、无可奈何的接受自己,到以自己的性倾向为自豪,这个改变对一个人的生活、心态、感情关系的状态等等,都有很大的影响。如果一个人意识到自己的性倾向却不能良好地接受,就可能出现焦虑、自卑、自我怀疑等等,会严重地影响一个人的生活。所以推动良好的自我认知是每个同志个人和同志群体的一项重要任务。
性倾向的成因是什么?

  科学界迄今为止还未发现性倾向的具体成因,大多数科学家认为性倾向是先天或在出生后不久就已决定的。具体的影响因素,包括基因、激素、和受前两个因素影响的大脑结构。

  过去的三十多年中,有数百项科学研究,指向性倾向是先天生理因素造成的,但由于这些研究前后时长几十年,而且大多并非出于研究性倾向成因的宗旨,而是在研究其他课题时偶然发现的,所以对于非专业人士来讲,下结论比较困难。有幸的是,去年一位英国神经学家simon levay出版了一部书,综述了近年来关于性倾向成因的各种研究和理论,爱白正在将此书翻译成中文,希望能在明年出版。如果有人希望读英文原著,此书的信息如下:

gay, straight, and the reason why: the science of sexual orientation
simon leva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usa; 1 edition (september 29, 2010)

  关于基因,这里应该解释一下。近年来的科学研究,转变了科学界对于基因与生理现象之间关系的态度。之前人们曾认为每个基因像是一个开关,影响着一个生理现象,所以曾有人预言某一天可能会发现一个gay基因。但随着人们对基因的进一步研究,现在发现实际上基因与生理现象之间的关系是交错复杂的。一个基因往往影响着多个生理现象,而一个生理现象也可能受多个基因影响,所以也许永远也不会出现一个所谓“gay”基因。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不可能发现性倾向生理成因,只是有可能原因不仅仅是单一基因。

关于性倾向成因的一些假说

•心理分析理论 弗洛伊德在20世纪初提出的理论,认为童年时期的家庭状况,能够导致同性倾向。但在社会心理学有了现代调查研究手段后,这个假说已被推翻。不幸的是现在还有人相信,不仅给很多同志带来心理伤害,也导致很多同志父母经历无谓的愧疚和焦虑。

•性经历 曾有人认为,一个人的早期(甚至童年)的性经历,能够影响性倾向。比如有人相信被异性拒绝、童年时被性强暴,能够导致同性倾向。这与上面一点一样,在有了现代科学统计之后,被发现对性倾向没有影响。

•社会建构 社会建构理论,对于理解性倾向的社会意义、与所谓主流社会的关系,社会角色及标签对人的影响,有极大的贡献。但对于一个个体如何成为某一性倾向,是没有任何意义的。现在有些人解读社会建构,认为性倾向都是社会加于人的标签。且不论在中国这样的社会,“建构”成为同性恋是多么可笑的说法,这样的解读,忽略了成千上万的同志的切身经历,他/她们大多从幼年就直觉地知道自己与他人不同,这不是社会建构所能解释的。

性倾向可以改变么?

  绝大多数人的性倾向,是终身不变的,但也有一些人,尤其是女性中,性倾向有一定的流动性。不过有一点应该清晰地指明,科学界对此也有共识,就是性倾向不可能主观改变,不论是通过本人努力还是通过外界干预的方式。

  在西方,有些宗教势力一再企图“治疗”同性倾向,迄今为止,没有任何证据显示这种“治疗”有任何效用,而且往往会给人带来身心伤害。③ 

  在中国,也有些人由于缺乏现代科学知识和贪图利益,在提供所谓“治疗”。他们声称将很多人治的“结婚了”,我想大家都可以理解,这是多么可笑的“治疗结果”。


  ①美国心理学会 answers to your questions for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sexual orientation & homosexuality
  ②美国心理学会sexual orientation and homosexuality
  ③美国心理学会insufficient evidence to support sexual orientation change efforts - a new apa resolution, based on an extensive literature review, advises against therapy to change sexual orientation.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