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片段的思想--我是同性恋,我需要正视 1
中午吃完饭,几个同事常在一起开开玩笑,闲聊一阵。公司都是男孩,大家话题总是足球,时事,还有早报晨报上最新事件。所以,他们这两天说的最多的就是毛宁是同性恋的事。当然,报纸上也都是猜测,带着好不容易逮到了卖点的恶意炒做,弄的热火朝天的。平常,我是很少说话的。他们说的时候也都在一边听着,或者干点别的事。这次倒稍微的留意了点,忽然想到一些问题。
其实同性恋问题是不会常常摆到生活里来谈的。因为,很多人知道有这么一些人存在,却觉得离的特别远,和自己生活没关系。所以,也不会特别去想,摆明态度,接受或者不接受。突然出了毛宁这档事,让人忽然发现,呀,原来自己这么熟悉的一个歌手居然是同性恋(报纸上的言辞含糊却指向如此,先做个假定)。于是,同性恋就不再是毛宁个人私事了,而上升到让知道他名字的老百姓对他做一个评论的高度。这个评论实质上不再是针对毛宁,而是针对同性恋。
我想这样也好,至少这个问题不会在私下里,一些小圈子里被讨论,而是,广泛的通过炒做的新闻摊开来说话。说说这个问题,和同性恋的存在。无论评价是好是坏,至少得到了一种存在的承认。而不是一直压制在地下。
一个人的身上总会有着这样那样的标签,或者称主要身份。别人看你的时候就是看见主要身份。金钱,地位,职业,名气,很多很多,都用来表示别人关注你什么,或者说你有什么重要的地方让别人关注。毛宁开始的主要标签是出名的歌手。这两天,主要标签是同性恋。这说明,在中国现今社会,同性恋是个严重的问题。至少是个敏感的问题。
我的同事都很年轻,接受过高等教育。平时说话时个个都自认是高明的。可是在这次他们无意的闲谈中,我却清晰的发现一种视角。
首先,同性恋不是被理解的,是荒谬的。他们是异类。所以,不在想象范围内,是令人恐惧的。
其次,同性恋是低下的。同性恋会和性,爱滋病扯上关系,而不去考虑他们之间的感情。他们说到一些话时,会用恶心这个词。一个词就可以代表了全部的观点色彩。
第三,即使目前电影电视里开始出现了同性恋的主题。但就象外国人喜欢看中国人的三寸金莲,长辫子,古老民俗一样,被视为哗众取宠,故意用奇异的东西来吸引观众的方式。依然是不被生活接受的。报纸上的标题有“娱乐圈是不是另类者的乐园呢?”明显,他们认为这是另类的生活。
总而言之,你不在我的生活里,你是一些妖魔化的人,所以,我可以看热闹,可以觉得新奇,但你在我的生活里,我不会把你当做普通人,你的感情就是你的罪行。
我在一边,不怎么说话。我不会站出来反驳,我不会说:“我是同性恋,我就是这么个普通的人。在你们身边,真实的正常的生活。你看看我,并不是妖怪的模样。”因为我感到自己很无助。面对他们的声音,我的声音显的微小而脆弱。太多时候,真理并不是因为它是真的有理而被承认,被承认的往往的声音比较大的那些东西,或者是人们耳朵里听见比较多的东西。所谓宣传和权利的关系,以及他们综合的力量。
我很清楚,所以,我不说话。但我想说。
这时,我想到了很多东西。王小波写的《似水柔情》里的小警察和被抓的阿兰。鲁迅笔下的铁屋和阿q。
《似水柔情》里阿兰遇见小史是处于一种带罪的状态。有罪是因为他是同性恋。这是种很荒谬的状态。个人的感情在不符合规范的时候就被一些权利定为有罪。但这是现实里真实存在的。小史是个警察。他代表权利那种无知武断的控制。他抓到阿兰后问他你是怎么同性恋的。王小波说,这就代表了他当时站在不去理解,认为自己是公理去批判的角度。就是很多人站的那种角度。我的同事,我的一些朋友以及和他们一样的很多很多人。但阿兰不说,因为爱不是做出来的。阿兰只是说自己自己过去的经历,小时候的事。阿兰说,他要让小史知道他为什么爱他,是怎么样爱上他的。
这中间存在着一种感情。有这样的爱,就有了理解。而规范和权利是理性的,冰冷的,不带感情。那一夜,阿兰就在做这样一种尝试。即使小史处在拥有权利的高度。即使阿兰是如此的低下,如此的贱,和负罪。他要用爱,用一种人的感情来感化另一个人。同性恋是这样的,是两个人之间的感情。如果你爱了,那么你就可以理解。我为什么如此绝望的爱你,不放弃的让你倾听我的声音。因为我爱你。
人和人之间的感情为什么会有罪呢?我们又为什么孤立和对立他人呢?
其实王小波在《似水柔情》里想表达的很多。一些被侮辱被损伤的人的状态。爱在一种绝望状态下的纯粹,他借阿兰的口说,爱情是种艺术。从而把同性恋的主题上升到对待艺术的态度。真正的艺术是孤立的,是和现实的权威有着压制挣扎的关系。
我在这里其实只是想到了一点,就是最后,小史爱上了阿兰。但同时他也开始不被信任,处于被孤立的尴尬状态。人们并不知道怎么对待他,是把他当成一个男人,还是当做一个女人。而并不考虑这只是个人,爱了另一个人。人们的眼光不能超越那些规范的标准。他们感到迷惘,对不同的东西无法接受,于是选择排斥。阿兰用爱动摇了一个人的观念,却改变不了我们的现实。也许阿兰是成功了。但结果却是绝望飘到了另一个人的头上。
我很长时间处于一种绝望的状态。甚至不去做阿兰这样的尝试。绝望的爱,却不求回报,怕失望。但骨子里依然有着某种不甘心。然后去看了很长时间鲁迅的书。我想知道,当鲁迅意识到眼前是个铁屋,看见到处是阿q之后,后来的路是如何走下去的。
鲁迅沉默过,然后呐喊,彷徨,再后面就持续的陷入不断的和人论战,不断的发表杂文,琐碎又尖刻,直到死去。在那个革命的伟大时代,出了很多杰出的人物。甚至是到现代也无法再现那样一个思想光芒四射的年代。很多人意识到了民族的危机,很多人想过改变,于是出现了各种各样的人和态度,还有他们以后的道路。有周作人,有林语堂,有胡适,有朱自清,郁达夫,还有很多很多,有人沉默,有人抒发闲情,有人研究学问,有人走向革命的路。不同的道路,不同的演变和发展。
但只有一个鲁迅。在上海,中国当时最繁华的地方,不再写小说,不断的发言,不断的表达,冒着危险,四处为敌。我想起了当年他说过,只有文艺才能救国,他要拯救人的思想。
我在94,95年的时候开始看一本杂志《读书》。里面有很多睿智的学人说一些很难懂的话。94年是个转型的年代。很多即定的观念和思想无法和现实融合。于是很多人感到恐慌和紧张。人们在杂志上反复的讨论着所谓丧失或重建的人文思想,很热闹也很深刻。我也由此进行一些思考,思考我的生活现状。
有一天,我忽然想到,无论我们再怎么忧患这个社会发展,再怎么讨论,只是在这个全国只发行十万份的杂志上。而老百姓们该怎么生活依然怎么生活着。就是说思想只在少数人之间流动着,而和生活毫无关系。那么难懂的话只有我们在看,在想。而我们想的再多,什么都不能改变。这一想法一度让我很怀疑思考,讨论,说话的意义。
当然,那时我还年轻,抱着自己能够有正确的思想来唤醒他人的理想主义。随着年龄渐长,我不再想去控制别人的思想,而所谓的正确与错误。也不再绝对和理想化。或者说,更多的困惑来自我自身。这期间,我遇见了我的爱情。同时也存在一个对自己定位的迷茫时期,逃避或者绝望。
刚接触同言无忌曾非常惊喜。因为我看见了一种自然的状态。一切都是自然平和的。爱被认同。被体谅,被思考,被欣赏。而在生活中,始终处于一种迷惘的地下状态。没有诉说,没有解脱。
我想,有这么一个地方,对我来说也是种安慰,或者不该要求更多。比如说得到现实的承认,让人们的眼光不会那么奇异。其实婚姻的意义也在于此,要现实的承认,要某种证明,我们相爱,我们可以在一起。
所以,仅仅互相温暖,在网络上给彼此信心是不够的。虽然这也很重要。我们得到了一些,还会要更多。
阿q是鲁迅笔下的一个人物,后来几乎成了中国人麻木愚昧的一种标志。我在这里不说他的自欺,狭隘,软弱和无知。只想提出一个问题。为什么他的脑子里会有那么多的是非观,从那来的,是不是所谓的道德和伦理。这是一片可怕的荒漠,一望无际,大片的不加思考的常识道德左右着人们的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