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同性爱非病理化引起的是与非
【e行为3月16日】 本网编辑楚天北京报道:将于今年4月20日出版发行的第三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首次将同性爱从精神病名单里剔除后,引起社会反响。连日来,除了专家学者在不同媒体对中华精神病学会这一作法表示赞同外,代表民间声音的互联网上激烈的争论更将这一反应推向高潮。
《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明确表示,同性爱者不是精神病病人,我国司法精神病学不包括同性爱。
过去,同性爱一直被当作精神及人格障碍治疗。
消息公布后,除中文同志网站积极转载,高呼中国社会之进步外,包括中国传统主流媒体、境外知名媒体都予以报道或分析。舆论认为,随着中国开放的深入,文化意识的多元化起到了明显进展,同性爱在中国的非病理化是一个文明社会的进步。
然而,在代表民间声音的互联网上,近三千万之众的中国网民对此的反应煲贬不一。人们普遍将将同性爱的非病理化争论集中在人伦颠倒、性滥、艾滋病联系在一起,然而更明显地,随着受教育程度越高、年纪越轻,贬低和岐视同性爱的意图会越弱。
批评者说,同性爱既然是是“爱‘,就应该具备与异性爱同样的特质(或者说是极力倡导的):比如情感的投入、专一。可惜在中国的同性爱那里没有看到(恕孤陋寡闻)。爱一个人,可能只是倾慕,尽管不能最终相伴也要真诚地祝福、结合、希望的是终生厮守、只此一人。同性爱呢?至少笔者没听说过发生在国内的长久的爱情,听说的只是公共厕所、公园角落的秘密聚会和南下北上的寻觅性爱伙伴,即使在李银河女士和刘达临先生的调查报告中——也只有这样以肉体欢愉为引导的爱,这种性滥,即使是异性之间,我们也称之为“变态”。目前包括甚至毛宁发生在阴暗废墟的神秘被刺事件所展露(或揭示)的同性爱者们的行为,的确没有给大家太好的印象!
这种观点还认为,中国需要的是思想的解放,但解放不代表丢弃自己的宝贝和捡西方的破烂。中国需要的是道德的重建,而不是道德的再度丢失。不希望有一天中国的同性爱会和染发一样普遍,性交和大便一样随意,如果是那样的话,恐怕就不是社会的进步了。
也有人说,对于同性爱,固然有遗传性变异的生理原因,很不幸,这部分人算是自然造物的失误,违背了人类这一生物种类如何延续自身的基本规律。当然也没必要对其表示抗议,毕竟这是个自由的社会。
然而,有更鲜明的态度反驳这些意见。反驳者主要从同性爱者的社会压力角度分析认为,不能因为性滥和艾滋病而一叶障目,对同性爱刻意丑化,同性爱与异性爱一样对感情投入,希望家庭的归宿,只是由于中国传统道德社会的压力,才无法保证同性爱的纯洁和庄严。
反驳者说,有人把同性爱与乱伦来比较,之所以大家觉得同性爱圈子“乱”,就是因为当下的社会环境对同性爱者还不够宽松,有很多普普通通的同性爱者还不敢现身,再加上媒体片面的报导,一提到同性爱就是什么公园啦厕所啦乌烟瘴气乱七八糟啦……不可否认这些现象是存在的,但这并不是同性爱者的主流。去年上海有对女同志的婚礼(当然是只有仪式而无法律效力)在美国这边有报导,在国内各大媒体上倒反而不闻风声水响。绝大多数同性爱者还是渴望一种长期稳定的关系的,渴望灵与肉相结合的“爱”而非单纯的“性满足”,而事实上华人同志间感情专一长相厮守的也大有人在,只不过他/她们这样做较之通常的异性爱者需要更大的勇气与毅力,也更具隐蔽性。
反驳者以美国为例说,现在已有为数不少的稳定的同性爱家庭,电视里播放了三个这样的同志家庭,长期稳定的关系近二十年左右,一家人其乐融融。我想这跟美国在二十几年前将同性爱非病理化及媒体日渐客观公允的态度也是分不开的,不然同性爱者给大众的印象或许仍然是酒吧公厕里的鬼鬼祟祟昏天黑地肉欲横流吧。
反驳者还说,许多人对同志有误解,认为很女性化(男性化)。这是不对的。是有些人这样,但大部分不是。他们看起来很正常,如果说出自己的身份来,你都会觉得不可信的,甚至连我们自己的亲人中都会同志"隐藏"。做为你亲人的他或她,也同样的身不由已。因为这不是由于大众的声讨而能改变的事。同性爱者如果真的不去结婚是不现实的。而将来违心地同女孩子结婚,不仅是害已更重要的是害人。虽不是自己所愿。但这种婚姻不光是对自己的伤害也是对另一个无辜的人的伤害。这种悲剧是社会造成的。
正反方的辨论的焦点其实质是在社会传统对于同性爱的接纳程度上。号称全球最大中文新闻网的新浪网昨天随即推出“同性爱的是与非”专题,并在显要位置特设两个调查问卷。截止发稿时(16日17:30)不到一天的时间已有超过六千人参与投票。其中第一个问题“我国精神病分类的新标准将同性爱不再划为病态,你对同性爱的看法”回答“很别扭”和“觉得恶心”的总人数占了48.63%,超过了回答“可以理解”的47.50%。
而在其具相同意向的问题“如果你发现一个朋友有同性爱倾向,你会怎么与他相处”的回答中,“和以前一样”的占69.46% 。
由年青的网民参与投票的这组结果来看,中国社会对同性爱的态度已不再保守,但对同性爱仍保持距离地接受。他们对同性爱的理解和接纳程度正受社会外力影响摇摆不定。
中国将同性爱非病理化后,同志研究领域的专家也发表了对同志社会发展的思考和建议。
著名的《爱知简报》住持人万延海指出,关于同性爱和双性爱的科学研究在中国还非常缺乏,如果科学团体在这些同志议题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就必须加强这些方面的研究。
这是大陆同性爱研究专家首次就同一话题发表自己的意见。
万对中国同志目前发展现状并不乐观。他说,中国是13亿人口的大国,目前中国发生的有利于同性爱者的变化只是发生少数城市和学术界的领导层。这些城市或这些专家因为处于信息开放的有利地位,比较早期地得到了关于同性爱的正确观念,而且这里现在已经有了一个人们可以看得见的同性爱社群,因此上述变化只是反映出中国社会或学术界局部的变化。
在这份建议中万强调,在推动关于同性爱和双性爱的科学研究上,男女同性爱者和双性爱者们应发挥积极的作用。帮助研究人员得到更加全面、准确的资料,从而用科学研究帮助公众和专家正确认识同性爱者和双性爱者。
万还说,中国男女同性爱者和双性爱者们有责任采取积极行动,把自己的想法主动和中国精神医学专家交流,对推动中国精神医学专家对同性爱者和双性爱者的正确认识将产生影响。
关于中国同性爱的是与非的争论仍通过互联网向各个角落传播,可以很预期地看到,争论在短期内不会对中国社会改善同性爱者生态环境起到很大作用。冷静、执着地做好自己的本份,积极生活,多与外界交流和沟通,同时不仅仅要关心同性爱者的处境,更需要有更宽广的胸怀,关心身边的家人,朋友和社会,关心我们的国家,关心我们的环境污染问题,支持政府在保卫国家利益,稳定社会,提高国民生活水平方面作出努力,从而树立同性爱者健康形象,只有如此才能说服社会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