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诡异″之美--罗伯特.梅普尔索普的花卉摄影
作者:顾铮
摘自《中国摄影》2000年7期
花卉是美国摄影家罗伯特.梅普尔索普(robert mapplethorpe,1946~1989)的一个重要主题。在他的短暂的一生中,他始终对花表现出一种异常的关心,在他生命的各个阶段,仿佛存在一个默契似的,他的摄影中总会有花的形象出现,这些花卉作品穿插在他的其他作品中,成为一个理解他的心路历程的重要影象线索。
但是,梅普尔索普在接受访谈时指出,他并不是因为喜爱花而拍摄花。当采访他的人推测梅普尔索普如此喜爱拍摄花是因为花显得"性感"时,他断然予以否认。他认为他选择拍摄的花都有些"诡异",他因为它们的"诡异"才起意拍摄它们。
显然,梅普尔索普的花卉观与大多数人的花卉观大相径庭。在一般人的眼中,花往往象征生命的盛开与热烈,虽然也不时有人借花感时伤怀,但在以花为主题的表现谱系中,给我们以一种明快的精神支持的花还是占了主流。而在梅普尔索普的魔幻般的光线的戏弄下,花却成为一种精灵般的存在,它们象一个个浮现在光的空间中的孤魂,有时以群芳的密匝展示一种密集的存在,有时也一枝独秀地孤立于世人的注视。在梅普尔索普的视线之下,花所具有的一般意义上的意味指向开始变得复杂丰富起来。它们或是妖艳与妩媚相兼,或孤傲与落落寡欢并存,有时充满魅惑与危险,有时显出一种阴柔甚至是邪恶。他的花总是散发一种优雅的颓废气息,这种气息更多地是令人联想到死,自我放纵而不是联想到生命的美好。它们是一种奇妙的混合了生之无奈与强烈的自恋的东西。它们时时刻刻在以它们"诡异"的姿态与气息来招惹人们的关注。而这些"诡异"的气质却正是与梅普尔索普这么一个气质特殊的摄影家的内心世界相通。他以花的"诡异"来为自己绘制一幅灵魂的肖像。这些呈现"诡异"之美的花朵其实恰恰是他的夫子之道。作为一个在人生与艺术各方面都显出一种与众不同的摄影家,梅普尔索普以"诡异"的花朵来婉转曲折地展示一个"诡异"的生命的精神世界也许是再自然不过的事了。
梅普尔索普用一种精雕细刻的视线刻画花朵,将它们的"诡异"之美转化为一种极其表面化的妖冶的形态美。他是个出神入化的用光高手,曾经被称为"光的天使"。他以用变幻自在的光线来精密地镂雕花朵的辗转起伏的形态与展示光与花朵的调情为乐事。他镜头下的花朵在他的冷峻的视线下,既是一种被滤去了生气的冷峻的无机物质,同时却又好似一种深不可测的欲望深渊。因为这种矛盾的并存,他的花卉影像散发出一种特殊的情欲的气息。
梅普尔索普拍摄这些花朵并不是为了满足一般人欣赏花朵的美丽的目的,而是为了倾诉自己的一种难以言表的痛苦。花朵是作为一种表达自己的另类立场的价值观的象征而被他加以细细端详的。他甚至说他并不喜欢在自己周围摆上花卉。在他的眼中,花不仅仅是一种寄托了美好理想的意向,同时也是一种表达自己的另类立场的再好不过的借口与凭籍。他将自己的最为私密与最为"诡异"的一面以"诡异"之花的形式呈现在公众面前。在与花对话时,他将自己这个主体与花朵置换,最终让它成为他的人格的形象体现。他以花的精致形式来倾诉一个另类人的隐衷及内心苦衷。在梅普尔索普手中,花已经不是一种只供形式上把玩的对象,而是一种人格的化身,是他的身份认同的一种隐喻。
梅普尔索普的花卉影像还是一个反向的性别寓言。他通过这些阴气逼人的花朵来展示男性阴柔的一面,以此颠覆传统价值观念中的男性必须阳刚,必须具有男子气的社会要求,打破世俗对男性形象的刻板理解。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与他扮演成女性来自拍的"怪诞"举措也是一脉相承的。他以花来颠覆关于性别的既成观念,以花的"诡异"来穿透传统伦理的障壁。
从表现形式看,梅普尔索普的"诡异"展示却往往又是以一种对称,平衡的古典式的正方形构图来实现的。他的古典画面所装载的现代"诡异"之美,具有一种无懈可击的,令人赏心悦目的形式外观。梅普尔索普以精致的光影调度来构成一种严谨的形态,从中提炼一种生命的神秘感。他用肖平了深度的,精美绝伦的画面不露声色地向我们显示了他那绰绰有余的驾御形式的能力。梅普尔索普在重重压抑下的隐秘的激情就是这样通过被精美形式所包装的花朵的千姿百态获得优雅的释放。而这种释放又是以一种画面经营的至善至美与无可挑剔的作品完成度来加以传达与确认。花成为梅普尔索普确诊,施展自己的魅力的工具。同时,梅普尔索普仿佛还在暗示我们,他的"堕落"似乎只有依靠这样严格的画面经营才能有所拯救。或者说,他将自己的心收进这些花中才能得到些安宁。
花本身同时也是一种语言。在人体摄影,肖像摄影中将自己独特的艺术感觉发挥得淋漓尽致的梅普尔索普的艺术敏感也同样在他的花卉摄影作品中得到彻底的体现。也许,他在面对花朵时才能真正地不为情欲所困来精心考虑一种让心灵悸动的光影效果。花的任何部位,花的所有角度都会在他的经营下显示出特别的造型魅力。如果说我们熟悉的一些现代主义摄影家们拍摄花是为了从中提炼造型元素而使花变成一种禁欲的物质的话,梅普尔索普则恰好相反,他能从花的丰富造型中发掘生命的"诡异"之美。花在他手中成为提供现代人的欲望图式的灵感之源。
梅普尔索普于1946年在纽约出生。他从1963年开始在普拉特美术学院学习绘画与雕塑并于1970年从该校毕业。他从1972年开始拍摄波拉一步成像照片,自此与摄影结下不解之缘。1976年,他的第一个个展在纽约举行。此后他就以一种势不可挡之势在美国摄影界迅速崛起。他的形式感强烈的作品受到了热烈欢迎,并在商业上获得了重大成功。同时,他也在杂志摄影,唱片封套摄影,电影摄影等各方面大显身手,显得非常活跃。
梅普尔索普的摄影受到举世瞩目,正好与摄影从80年代起受到西方艺术界普遍重视这一历史时期重合。因此他可以说是一个时代的幸运儿。梅普尔索普是一个在后现代摄影中极具商业头脑的摄影家。他有一句广为人知的话是:"我希望我能活着看到我成名的那一天。"这典型地反映出后现代艺术家对待艺术的功利态度。他们已经没有耐心象梵高在死后享受盛名。他们要以自己高超的处世本领为自己赢取现世的实利。而梅普尔索普则是他们中的一个手段高明的佼佼者。他的照片既敢于以丑闻式的表现自己的同性恋倾向的内容来激怒世俗,却又善于以极具古典趣味的形式来安抚人们的眼睛。可以这么说,惊世骇俗与赏心悦目并存是他获得商业成功的秘诀。他的长袖善舞的处世本领与杰出的艺术才华使他最终在西方艺术界获得了巨大成功,成为摄影史上少数几个被美术界毫不犹豫地加以接纳的摄影家。1989年3月9日,曾经被称为"黑暗的王子","光的天使"的梅普尔索普死于爱滋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