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话题]:打破两性的界线
作者:李银河
在19世纪性学刚刚兴起时,人们曾把异装者叫作"异装癖",把这种现象当作众多性变态(如易性欲望、同性恋欲望、虐恋欲望等)当中的一种。这种看法持续了很长时间。但是在当今社会,异装现象已经远远超出了少数人变态性欲的范畴,成为一种由人自觉选择的时尚。异装现象因此具有了远远超出少数人的个人麻烦的社会意义。
异装现象的社会意义主要表现在对男女两性这一分类的挑战,是对男性和女性这种分类法的质疑。学界已经为它创造出一个新词:超性别(transgender)。所谓超性别既包括异装现象,也包括易性现象,还包括既不异装也不易性但是喜欢像另一个性别的人那样生活的人。专攻性别问题的著名学者朱迪斯·巴特勒认为,男女两性的界限是不清楚的,生理学统计表明,世界上有6%至10%的人天生就处在两性之间,他们的生理性别是不确定的。
两性界线不清和有越来越模糊趋势的表现在当今世界随处可见,正在形成一种新的社会时尚。
在悉尼,打破两性界线的人们举行了一日的游行,有成千上万的"正常"人成为他们存在的见证人。
美国的麦可·杰克逊是猫王以后最著名的歌星,是最著名的雌雄同体的民间英雄。他的存在是对男女两分观念的威胁。
英国歌星乔治小子也常男扮女装登台表演,结果男人女人都对他着了迷。
在传媒形象和广告当中,也不时有异装者的形象出现。
进入90年代,超越性别和性别角色的模糊化有愈演愈烈之势。在某个心理诊所,一个女孩向医生描述自己所遇到的问题:她想做一个男性,而且是一个同性恋男性。也就是说,她的生理性别是女性,她的心理社会性别是男性,她的性倾向是同性恋。她是女人,她爱男人,但是她不想作为一个女人来爱男人,而是作为一个男人来爱男人。这就是90年代人们所面临的新局面。
目前,有些人已经幽默地自称为"弯曲的直线"(straight with a twist)。"直线"本是英文中"正常人"或"异性恋者"的通俗说法。"弯曲的直线"这种说法充分揭示了各种分类界线之间正在变得模糊起来的新趋势。将来,我们会有弯曲的直线,会有搞同性恋的异性恋,会有具有女性气质的男人和具有男性气质的女人。
90年代在西方兴起的酷儿理论 (queer theory)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向男性和女性的两分结构挑战,向一切严格的分类挑战,它的主要批判目标是西方占统治地位的思维方法,即两分思维方法。有些思想家把这种两分的思维方式称作"两分监狱",认为它是压抑人的自由选择的囹圄。
在反对性别的两分结构的问题上,巴特勒成为最有权威的理论家。跟随福柯的理论脉络,她向固定的女性身分的必要性提出质疑,探索一种批判各种身分分类的激进政治的可能性。她向性别和性欲的内在能力、本质或身分的概念提出质疑,认为它们不过是一种重复的实践,通过这种反复的实践,某种表象被沉淀、被凝固下来,它们就被当成某种内在本质或自然存在的表象。她指出:"欲望的异性恋化需要‘女性气质’与‘男性气质’的对立,并且把这种对立加以制度化,把它们理解为’男性’和’女性’的本质。"
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够成为标准的或典型的"男性"或"女性",因为人性是如此丰富,不可能被硬生生地划分为两大类。也没有人可以强制所有的男人穿一种衣服,所有的女人穿另一种衣服。如果有些男人想穿女人衣服,有些女人想穿男人衣服,他们应当有这样做的权利,因为这种做法不伤害任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