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观察:非医学观点看待艾滋病
艾滋病是什么问题?这个疑问如果放在10年前,会有人回答是医学问题。5年前,会有人说是经济问题或社会问题。而今天,在国家艾滋病预防和控制中心举行的一个小型座谈会上,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协会副会长、卫生部疾病控制司原司长戴志澄说,艾滋病已经成了一个政治问题。
他的例证是:在联合国这样一个纯粹的世界性政治组织中,为一种疾病的防治专门成立一个协调组织的,只有艾滋病。这个组织就是广为人知的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
有数字记载,自1981年美国疾病控制中心报告了第一例艾滋病病例以来,全球因患此病而死亡的人数已达2000万左右,其中绝大部分是青壮年劳动力人群,90%的感染发生在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从50年代以来迅速提高的人均期望寿命,由于艾滋病的蔓延已经出现了逆转,在蔓延严重的国家期望寿命甚至缩短了10年以上。艾滋病使贫困人群更加无助,造成了更多的孤儿,且有一半左右营养不良。
今天推出的世界银行为防治艾滋病所出版的《正视艾滋病———针对这一全球性流行病的公共政策重点》一书中,有证据表明,艾滋病既感染穷人,也感染富人,但是对无力承受昂贵的治疗费用的穷人来说,打击是致命的;贫富差别越大、社会变革越剧烈的地方,艾滋病的传播越严重。艾滋病必将给各国政府带来巨额的医疗支出,当艾滋病通过一些高危人群向更广的范围扩散时,各国政府就已经处于不干预不行的境地。因此,必须尽快制定防治艾滋病的国家策略和实施细则。
所幸的是,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尽管有些地方的艾滋病传播已经跃过了开始传播阶段(指一个国家高危人群的感染率在5%以内),进入了局限流行(指高危人群感染率超过5%),但是从全国范围看,与局限流行还有一段距离。而政府早已制订了《中国预防与控制艾滋病中长期规划(1998~2010)》,日前又颁布了《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行动计划(2001~2005)》。现在的关键问题,是各级政府怎样认识和怎样落实行动计划。据悉,我国首届艾滋病大会即将在年内召开,相信各级政策制订者藉此将会对遏制和防治艾滋病的重要性有一个认识上的巨大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