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学者对话性教育
北京美国中心活动现场(图片来自爱白)
北京美国中心活动现场(图片来自爱白)
“在座有谁认为自己在青少年时代接受到了完整的性教育,请举手。”问题一抛出,在北京美国中心中美两国人数各半的会场中,只有三人举手。
这是上周末“中美性教育对话”——《认识性学》交流活动的开场白,《认识性学》一书的作者威廉·l·雅博、芭芭拉·w·萨亚德和北师大副教授刘文利就中美两国性教育发展的历史、现状及挑战进行对话。
威廉和芭芭拉多次提到“性是多样的,不同的人有着相同的权利。”他们希望通过性学教育,人们可以学会相互尊重。
尽管希望推进一种综合性的、多元化的性教育,芭芭拉说他们遇到的最大问题还是如何让人们真正意识到性是多样化的。
刘文利认为中国教育中还存在很多不平等的现象,“我曾在一本书中试图告诉孩子两个男人和两个女人一样可以组成家庭,但当书要出版的时候,出版社却说必须将这部分拿掉,不然书就不能出了。”
■ 书籍简介
《认识性学》是由几位多年从事性相关教育研究的美国学者合作撰写的高校教材。从性象的必要性、生物心理学视角、性别角色、性象和通俗文化、性象差异的角度全面介绍了性学,在美国已经出到了第七版。中译本的《认识性学》则主要依据第六版的内容花了近两年翻译而成。
■ 现场问答
带着批判思维看待“性”
重点 积极健康的“性”态度
q:刚刚提到了在中国对于性少数群体也就是lgbt的态度往往是回避的,在美国情况如何呢?(lgbt是用来指称女同性恋者(lesbian)、男同性恋者(gay)、双性恋者(bisexual)与跨性别者(transgender)的一个集合用语。)
萨亚德:把lgbt单独列为一章,而在其他章节中丝毫不提,这让我觉得很伤心,让我想到我们在60年代以前对于黑人的态度,那种对于少数族裔所采取的隔离态度,这也意味着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雅博:虽然我们一直强调少数群体,强调多样性,但很多家长认为在性教育的课程中更多的应该是告诉孩子不该做什么,全都是不,虽然在一个公立学校会说爱上谁是个人的权利和自由,但是对于孩子们爱上同性他们并不是一个很积极的态度。
我觉得要给予他们一个对于性的积极的、健康的态度。
刘文利:我自己做的《大学生性教育读本》就是把性少数群体放在单独的一章里,我想这是个反面的例子,这也是为什么我今天很高兴能向他们学习如何把这样的问题给学生讲清楚,这本书我们想要年底出版,现在我觉得我应该做一些改动了。
前提 独立思考,确立自我的价值
q:中国孩子在接受性教育课程的时候学到的最多的词就是“自尊”“自爱”,性和道德的关系究竟是什么呢?
刘文利:我们应该告诉孩子什么是自尊,什么是自爱,如果你认同自己的价值,看清楚自己的价值何在,我认为这就是尊重自己,同时当你认识到了自己的价值,你会认识到别人的价值,尊重别人的存在,这就是相互尊重,这是我们应该告诉孩子的,所以我觉得性教育是教育孩子们自尊、自爱的最好的载体,让孩子们学习到当你和别人交往时,你怎样表现你的尊严,怎样尊重其他人,尊重差异。
我们应该教给孩子如何在尊重自己和他人的时候做出选择,当孩子们学会做这种选择的时候,他们会自然而然地考虑到道德对于人行为的约束。
雅博:我们要知道性行为是有文化性的,对于多样性来说,既然有主流的就会有少数群体,我不能对别的文化加以判断。实际上我们是给出了一个价值观系统,在这个系统下面,不同人都有着平等的权利。
萨亚德:其实我们在课堂上做的很多工作是要让学生们建立一种批判性的思维,就是当你做出一个选择的时候,你要能够预见它的后果,如果孩子们建立了这样一种思维模式,他们就会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威廉·l·雅博,印第安纳大学社会性别研究教授。
芭芭拉·w·萨亚德,加州州立大学人类性学教员。
刘文利,北京师范大学科学教育研究中心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