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性教育图书被指歧视同性恋 权益组织抗议
近日,中国网友“阿强”通过博客曝光了杭州市教育部门编辑出版的一本性教育教材存在大量歧视同性恋者内容,多名中国同性恋权益人士对荷兰在线记者表示,该“恐同”教材可能会误导家长读者,对青少年成长有害。
同性恋=性偏离?
被“阿强”曝光的性教育教材全名为《青春期请家长同行》,该书由杭州市教育局家长学校和杭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编辑,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的主要目标读者是处于青春期孩子的家长。
荷兰在线记者查阅了杭州本地媒体“杭州网”去年7月的一篇报道,该报道称杭州市教育部门曾主办该书的赠书活动,杭州某中学高一新生的家长们成为首批受益者,五万册新书将分批发放给中学生家长。除此之外,杭州市教育局家长学校还将组织100场导读活动,邀请十万中学生家长在老师的导读下“读懂孩子青春期”。杭州市教育局党委副书记应建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希望家长能通过这本书的导读活动,读懂孩子的需求,陪他们共同成长。
记者还查阅了流传在网络上的该书的电子版本,该书将同性恋视作性偏离的表现形式之一,而该书将“性偏离”一词解释为:凡是寻求性对象和满足性欲的方式上与常人不同,并违反当地社会习俗的性活动和性表现都是性偏离行为,按照自然规律,以成年异 性为性欲满足的对象才是性的正常活动。该书同时称“同性恋者由于与社会风俗道德相悖逆,会造成他们在个性上趋于孤僻、怪异,在人生观、道德观上异乎常人, 致使他们之间以及他们与其他社会成员之间的关系上,表现出与一般社会心理和社会秩序的不协调。要预防同性恋,需要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除此之外,该书大部分章节还呼吁对青春期青少年进行守贞教育,要珍惜贞操、爱惜名誉,“无论从哪个角度讲,婚前性行为都是要避免的。当前西方资产阶级的‘性解放’、‘性自由’等腐朽思想和生活方式影响青少年。”
同性恋权益组织反击 主编承认疏忽
《青春期请家长同行》一书在网络上曝光后立即引发了中国多家同性恋权益组织的抗议。8月29日,中国草根组织“同性恋亲友会”的18位同性恋家长联名致信杭州市教育局,称该书内容错漏之处较多,与中国心理学会和世界卫生组织对同性恋的表述均不相符,建议杭州市教育局立即收回《青春期请家长同行》一书,停止向家长和学生赠送该书。
浙江首个经卫生部门认可的民间同性恋公益组织——“浙江爱心工作组”的负责人王龙也向荷兰在线记者透露,8月29日他与另一位权益人士已亲自前往杭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在和该所相关负责人进行沟通后,该教材主编韩似萍承认该书存在缺陷,“我们在编写、出版这本教材时,接触到同性恋方面的材料不是很多,出现一些被认为带有歧视性、偏见性的字眼是我们认识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也是我这个主编把关的疏忽”。
韩似萍在对王龙等人的回复中还表示,该书第二版将于十月份发行,涉及到同性恋的内容将进行修改,“我的修改意见是这些字眼统统去掉,如果同性恋这一章内容如果争议太大而我们又不敢擅自定论,则索性回避不谈,宁缺毋滥”。
王龙向荷兰在线记者表示,该书一旦发布到家长手中,就极易变成家长心目中“真理的化身”,然而该书中大量关于守贞、同性恋的内容实质上是在误导公众,教育工作者和教育部门在编辑、制作和发行各类出版物时,一是应尊重科学,二是要有宽容的人文关怀,对青春期青少年应正确引导而非误导。
中国知名性学家、北京林业大学性与性别研究所所长方刚对此事评论认为,我们倡导要进行学校性教育,但一定要是倡导平等、进步的性教育,而如果传达错误的、过时的,甚至歧视的所谓“知识”,将是对青少年的成长有害的。方刚还认为,该教材所体现出的“恐同”在中国学校性教育中非常普遍,这将在学生内心埋下歧视与偏见的种子,制造敌视同性恋者的情绪,伤害那些同性恋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