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谈同性恋与公共教育
2008年11月,美国加州举行有关同性婚姻的选民公投,结果支持同性婚姻的为48%,
反对的为52%,与先前的民调结果非常接近。时隔两年后的2010年底,相应的民调则
显示:支持同性婚姻的比例上升至52%,而反对者下降至48%。
还有一个例子。当马萨诸塞于2003年成为全美首个承认同性婚姻的州时,当时
全国选民中对此加以支持的只有三分之一。而2011年初的民调表明,该支持率已经
上升至52.3%,即超过一半的选民支持同性婚姻。
有研究表明,美国选民对同性婚姻的支持率大约以每年2%的速度递增。以上所
举的两个实例也与这个结果大致相符。
发生转变的原因是什么呢?那就是公共教育。与以往各个年代相比,同性伴侣
关系在过去十年里一直是美国媒体的热点报导。美国各州通过的同性伴侣关系承认
与否的法律,一次次引发了辩论,并受到媒体(包括电视、报纸和广播,还有互联
网)的持续追踪。2005年,《断背山》发行时,媒体更是一片沸腾,从公映到最后
奥斯卡获奖一直成为持续关注的焦点。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同性者出柜,亮明身
份。目前在美国,绝大多数人知道在相识者中(包括亲戚、朋友、同学和同事在内)
就有同性恋,同性恋不再是讳莫如深的负面概念,而是一个个具体而鲜活的人,他
们就在你的身边──这也是公共教育的一部分。
认识同性恋,需要了解,需要思辨,需要讲理,而一到这个层次上,理解和支
持是顺利成章的事。2008年的加州公投是由反对同性婚姻最激烈的天主教会和摩门
教会联合发起,但当时加州有影响力的各大媒体都是明确表态支持同性婚姻的。不
管支持还是反对,有关同性恋的辩论本身就是一场公共教育,迫使更多的人正视同
性恋的存在。
受公共教育的影响,一些人士对同性恋的看法发生了变化,从反对转为支持,
这是可能的,比如根据真实故事改编的电影《天佑鲍比》中的那位母亲就是一例。
但还需要看到另一个更重要的原因,那就是选民结构的变化。
多项调查显示,对同性恋的理解和支持比例与年龄是成反比的,即年龄越大的
人,越倾向于反对同性恋(注)。年轻越轻的,越倾向于理解和支持。年老的一代
在成长环境中,对同性恋的了解可以说几乎为零,即使有,也是负面的。要改变他
们根深蒂固的看法,很难。而年轻一代是在提倡包容同性恋的环境下成长,他们对
同性恋的了解和理解高于长辈。
随著时间的推移,年老的选民退出了投票群,而年轻一代成年后,获得选民资
格。这种新老交替改变著美国的选民结构,也使选民在总体上对同性恋日趋包容。
回观中国,目前孙海英和吕丽萍的恐同言论所引发的讨论,就是一场公共教育。
一次教育,一次推动,既不奢望每次推动能促成巨大的进步,也不因为进步有限而
放弃努力。2007年孙海英发布恐同言论时,媒体几乎噤声,而今番吕丽萍再发表类
似言论,媒体的反应已大有不同,这其中既借助于技术的进步(如微博),也是公
共教育的结果。
最后还需提一下。前面曾提到,美国社会对同性恋的支持率以每年2%的速度递
增,但这个递增达到一定程度后,再往上走就很难了,就好象人类的百米赛跑纪录
一直在被提高,但我们不能机械地根据这个推算,认为百米纪录为零分零秒的时代
也终将来临。同样,一个社会对同性恋的日趋包容也不会达到100%的理想境界,总
会有那么一部分人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而反对,比如原教旨主义者总是存在的,而
他们的反对态度是很难改变的。欧美的有色人种和妇女的平等权益已经取得法律上
的胜利,至今已有半个世纪甚至上百年的历史,但社会上总还是有人持男尊女卑态
度,认为有色人种低白人一等。在中国,男女平等倡导了几十年,男尊女卑的现象
仍然常见。
我们不能禁止反对的声音发出,但也要不失时机理直气壮地加以批驳。从总体
而言,公共教育促进社会进步,而这种进步不断地改善著原本受到歧视的少数族群
的生存条件和生活境遇,同性恋人群也不例外。
注:这个是从大体上来说,并非落实到每一个人。年长者后也有坚定支持同志权益
的,只是与年轻一代相比,比例低一些。
(原载飞赞网www.feizan.com)